歐洲商會批:台灣油電價低 產業能源效率差

歐洲商會後天要發表2015年能源報告書,報告中批評台灣油電價偏低,扭曲的能源價格,阻礙企業投入提升能源效率的腳步。

歐洲商會今年的能源報告書主題是「提升台灣產業能源效率─與歐洲攜手共進」,經濟部長鄧振中與能源局長林全能,周四將代表政府出席報告書發表會。

在報告書中,歐洲商會歸納台灣產業節能不力的四大原因:能源價格偏低;中小企業認知不足;台灣代工產業特性,因獲利偏低下,投資節能有限;政府未提供具吸引力的誘因。

歐洲商會指出,台灣能源價格偏低是台灣產業節能不力的關鍵因素,台灣家用電價與工業電價均是亞洲國家中次低,分別僅高於中國大陸和南韓;台灣油價與南韓、日本、新加坡及香港等地相較,更是最低。

報告指出,「台灣扭曲的能源價格使得投資回收周期拉得很長,所以企業對於技術方面的投資通常單純取決於是否能夠帶來立即利益,而不會去理會生命周期和中長期折現率,因此成為技術投資的障礙因素」。

報告援引歐洲各國的做法,包括運用熱電共生系統,回收傳統發電程序中損失的熱能、由政府出面與製造商訂定自願性能源績效協議、立法規定工廠必須指定能源管理人等。

其中,也包括政府應給予經濟上的誘因,如德國提供設備或技術升級補助、義大利獎勵製造業增加汽電共生系統、使用高效率馬達。

歐洲在台商務協會理事長白邦德指出,台灣約有六成的能源用於工業,若工業部門能降低能源需求,不僅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更有助於降低成本,並提高台灣工業的競爭力。

歐洲商會在2012年首次發布「2030年台灣低碳經濟轉型之路」,探討台灣應如何朝向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降低仰賴化石燃料而努力,今年則聚焦工業部門的節能績效;該報告由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與歐洲商會共同撰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